高考前50天备考策略 高考拿高分的秘诀

飞雪百科网 154 0

高考前50天备考策略 高考拿高分的秘诀

  高考前50天是考生们最为关键的时期,那备考考生们要如何做好备考工作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考前50天备考策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前50天备考策略

  第一、查缺补漏

  查缺补漏的有效方法是把平时练习、单元测验、期中考题等等练习中,自己曾经做过但是出了错的题抽出来,把太难的、力所不能及的先放一边,把其他的统统认真订正,做出标记,并定期再复习。分在哪儿丢的,就在哪儿补上。这些题目比外界流行的题目更适合自己,更有针对性,更能收到实际效果。这就是“对症下药”,可以消除死角,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成绩。

  有的同学认为,“就是要按高考要求复习”。 还有的同学认为,“就是要多见新鲜题”。他们忽略了一点:大量的低、中档题同样是高考要求。高考中也是大量采用稍加变形的常见题。所以,越是到复习的最后阶段,越要强调“回到基础上来”。也不能到处搜集新题,一味求新、求异、求难,陷入题海,反而丢掉了根本,那样不会有好的结果。

  曾经,有一位学生,每次考物理都不太好,经过与老师交流,他将自己所有出错的问题在一张纸上抄写下来,将纸叠成四竖道,然后在第一竖道里写一遍,过几天,再写第二遍,在考试前再做一遍,在大考再做一遍,基本上保证四遍,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在高考中,他的物理成绩达到了全班的前五名!

  第二、系统综合

  把所掌握的知识和重要的方法加以浓缩,勾选提要,整理有序,在需要的时候能迅速提取,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在考场上,这同样是一种用于竞争的实力。如果对学过的大量知识和作过的大量练习不加以总结,脑子里就像一个杂乱无章的仓库,装的货物越多,就越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了收获的季节,要争取颗粒归仓。要整理所学过的内容之间的横向、纵向的联系,把各种不同事情中共性的东西抽出来。系统综合就是能用自己的简练的语言概括、复述这些有关的内容。

  系统综合的办法之一是做“备忘录”。对于每个学科,把最主要的概念和规律、公式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重要的方法,易混淆的问题,典型的例题和自己的主要经验教训,整理出来,用2张8开大小的白纸写下来。这样就把自己认为最要紧的事,最应时提醒自己注意的事,最容易忽视而出问题的地方,经过自己的加工,有了清晰的认识。加以浓缩、整理、记录,成为一个时时可以方便查阅的“备忘录”。要指出的是这个“备忘录”篇幅不能过大,应限制在8开纸2张之内甚至更少。越是到最后复习阶段,越要从一大堆书、一大堆笔记、一大堆篇子中解脱出来,必须完成由多到少的转变。这是提高应试能力的一个关键。特别是临考之前,稍微用一点时间认真地把“备忘录”看一遍,就相当于把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复习,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三、 制定计划

  计划要针对自己的弱项,抓紧时间能提高的,以查缺补漏和系统综合为主。要按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不被大量的流行试题打乱自己的计划。计划的目标要实事求是,贴近自己的实际。不要贪多,不要盲目攀比,而是要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

  有的同学往往没有全面的计划,而只是热衷于到处找难题做。这是不恰当的。原因有二:一是考题中难题占分很少,而且需要较强的能力。尽管花费巨大代价,得分也不多。相反,全卷丢分主要也是丢在不太难的题错误和漏洞较多。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越到复习的后期,越要维持学习的信心和良好的情绪。而信心来自对个人实力的恰当估计。太难的,不会也不怨天尤人;但是不太难的,自己会的,一定要把分数拿到手,保证不丢冤枉分,这才是应有的心态。 在这一阶段再做过难的题,会造成过度紧张,反而影响信心,使情绪不稳定,更不利于高考时的正常发挥。

  制定最后阶段的复习计划,要注意保证自己可以支配的自习时间。平时总是听讲,耳朵用得最多。现在更需要自己思考、自己总结,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安排,不要再过多地依赖老师。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高考最后五十多天备考建议

  1、达观的面对考试,树立侠客心态

  前几天一模考试,考的哀声一片,其实是大家十几年的考试坐下病了,看见分数就跟看见上帝一样,对于出分报志愿的录取模式,所有高考之前的分数都是浮云,我倒以为这种命题很好,老师就是喜欢你们这种痛苦,不是我变态,因为这样的命题更多的检测到了大家的知识和能力漏洞,这张卷研究明白以后,你们的功力又会上升一层,打游戏讲就是升级了,这要比普天同庆更有意义,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纵横江湖的侠客心态,一招一式都是在困难和险境中历练出来的,只有这种忍忍的思考和磨练,才能造就英雄,只有平时不断的修复缺陷,你才能在高考中满血复活。

  2、漠视分数,盯住知识点

  统练也好、模拟考试也罢,对大家的核心意义在于检测知识点,而不是考个分数自娱自乐,对的不一定会,会的不一定对,理综21个选择题全答对你也别高兴,因为题中涉及到的近百个知识点你未必全会,下次改一个字你就会错,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每次考完试别去分析名次,别去分析这个分数能考哪个大学,拿着成绩单在那里做梦属于自残,越看分越少,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行动,一个一个的过一下卷面的知识点,逐步丰厚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让热点知识形成非条件反射、让重点方法形成先天灵感、让审题习惯成为既定程序,只有这样你才能越做越快,越做越准,越做心理越强大,减负条件下的你们,知识能力漏洞人人存在,你们的自我修补工作直到6月6日才能结束,你们的实力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作业是小补,统练是中补,模拟是大补,别整天靠蒙答案在那里做大学梦,上帝给每个人的幸运概率是相等的,高考前你就用完了,高考你就剩不幸了。

  3、作业重在做透而不是做完

  我们师生合作养成的写作业习惯,就是关注写没写完,但现在不行了,高考临近我们要关注写没写会,做没做透,做完题你收获了什么,下次考试此类题能不能出手必胜,500道题做透要比1000道题做完更有意义,对于不同实力的同学作业要有选择性,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前面我已经讲过就不多说了。另外我还建议同学们多复习做过的经典习题,有些题你觉得知识很重要,有些题你觉得方法很巧妙,有些题你觉得当时自己没想到,这些就是经典,对这些题的复习要比做新题还重要。

  4、乐观面对高原期反应

  随着备考的深入和习题量的积累,部分同学会出现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就是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了,或者一段时期发现自己做题老是有意想不到的错误,这种高原现象是知识体系丰厚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如果出现这种反应大家不要慌不要乱,此时最忌讳的是焦虑和恐慌,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你坚持自己的节奏,这个短暂的过程很快就会过去,过去之后就是海阔天空,过去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头脑清晰了,高中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变得简约了,厚厚的书变成了清晰的一张纸,这种体验我相信好多同学在初三时体验过,所以大家应该成熟应对。

  最后希望同学们不管目前在什么位置都要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姿态,每天聚精会神听课,斗志昂扬做题,欢天喜地回家,心情愉悦的过好高中的最后60天,心态淡定、行动稳定,一切都可以搞定!

  高考拿高分的秘诀

  1、综合整理,逐一突破

  高考考点虽然固定,但是考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高考的一大特色之一。高考并没有所谓的“母题”、“题库”,因为每年命题都在变换形式,改变花样。即使同一类型的题,哪怕解法完全相同,也要换个包装。“题海战术”的产生初衷,就是因为高考题型的不确定性,导致学生和老师都希望通过大量做题来换取高考能遇上相近题型的可能。但历年一经高考后,很多同学都认为很多题大部分都“感觉”见过,但又不同。还有一大半题“没见过”。但一问考点,几乎所有人都肯定,都学过,与其他的考试差不多。

  那么我们就知道,只有考点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考点的应用方式、应用时机的不同。于是我们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我们知道考点是怎么应用的,能应用到那些方面,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时,不管高考试题如何变化,我们都有办法解决。这就需要我们逐一突破。

  如何逐一突破?其实并不复杂。我们利用本地高考真题卷,进行逐一突破。像数学、理综学科,考点鲜明突出,但是非常灵活,因此要抓住考点的本质。如数学复数运算,我们突破考点时,要联想到复数运算的基本公式,更加重要的是复数在坐标系中的意义,复数计算公式是如何产生的,其计算的数学意义是什么。简单来说,我们抓住的是,全部的知识点考点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干什么用的。然后放在考试中怎么用上的。通过真题的形式,结合考点本身的特性,那么做其他题时,思路就非常的清晰明了。

  当然,语文、英语、文综及生物试题命题题材较为广泛,这类试题我们要总结他们的命题思想和解题角度。这类题通常题目信息量大,考点并不十分明确,但我们要突破他们,就要从题目信息出发,学会有效的分析有用的提示信息。如何利用题目信息做题,下面对此做详细的阐述。

  2、合理利用题目信息,结合考点解题

  很多同学都有这么个误区,认为高考考点完全掌握了,高考就能获得高分。其实不然。大家如果有静下心来对试卷进行思考,会发现高考完全以题为本。考点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元素。高考试题中信息才是我们判断如何解题的重点、关键部分。一道高考题所包括的信息,有严谨的逻辑,有合理的设问,有明显的提示,有隐含的信息,我们不能放过题目的任何部分,包括选择题的选项,都有可能是我们做题的出发点。如何挖掘题目有效信息,结合高考考点,才是我们在最后阶段复习的主攻方向。特别是新课标地区,极少考查纯知识点。只有跟着题目的逻辑走,弄清楚题目表达了什么信息,问什么问题。问题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剩下的才是考点。

  想在最后60天内高考获得极大的提高,考点的理解无疑是很关键的。尤其是考点的知识来源和应用方式,我们必须要透彻了解。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我们反而要把考点放在第二位,把“题目说了什么”、“题目让我们干嘛”放在第一位。在我们掌握试题信息的情况下,结合考点,才能100%的把分数抓到手。

  3、不同层次学生最后60天复习的思想

  前面提到了考点的突破和利用题目信息来提升分数。但因为学生的层次不同,所以难以统一。老师建议,如果因为基础不扎实导致题目看懂了,明知道考什么,怎么解答,但是因为基础不过关导致无法答题,这类学生最好以基础考点的理解和掌握为主。

  如果基础不好,读题同时出现困难的,建议这类学生坚定不移的先复习基础知识点,然后做简单、中等的题,注重题目的思想和信息处理。要力所能及的进行复习,不要盲目啃大题难题,不要关注难题、变态题。对考点的把握始终本着相关知识点式如何产生、做什么用的,对题本着“分析”、“读懂”的方式去处理。

  基础扎实、但是欠缺做题思路的同学,弄清楚你为什么“欠缺思路”?本质上就是过于依赖知识点、考点的套用。缺乏对题目的逻辑性、推导性的研究,即不会对题目的信息进行处理或者没有从题目入手的概念。在最后的阶段,以转变“依赖经验、依赖做过的题套用”的思想为“完全依靠题目信息和条件”为主,才能百战不殆。

看过“高考拿高分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