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古诗词《蜀道难》全文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诗是袭用了关于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有关想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必背古诗词《蜀道难》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蜀道难原文
李白 〔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翻译
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
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迴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西行的人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蜀道难重点字词整理
古今异义:
1危乎高哉
危 古意:高 现在:危险
2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 古意:只 现在:表转折 但是
3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 古意那,这指开国之初 现在:你,如此
4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相隔 现在:到
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鹤”通“鹄”.
词类活用
【调朱颜】
调,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名词用作动词,原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作状,向西.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和它后边的“上青天”构成的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于上青天难”.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相当“唉”.
胡为:为何,为什么.
这是一个疑问句中的倒装句式,整体可以翻译为“唉,你这远方的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虚词【而】
用作连词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创作背景
对《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一直理想去长安做官。
唐孟棨《本事诗》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均有贺知章在太子宾客任上读到此诗的记载,据此,则李白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之时。这可能是一首赠友诗。詹锳认为此诗是李白天宝年间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蜀道难艺术性
其一,炽热的感情。李白的《蜀道难》之所以魅力无穷,千载吟诵,源于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倾注着深沉而炽烈的感情。全诗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惊异、赞叹的情感流露出来。开篇就发出一声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非常强烈的。诗中的飞流惊湍、奇峰险壑,并非仅是客观景物的描写,更是凝聚着诗人浓烈的的感情,每一句诗都是诗人主观感受的抒发。先描绘,后感叹,在读者心上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二,奇特的神话和夸张。从蚕丛、鱼凫开创蜀国,到五丁壮士劈山开路,都是古老的神话传说,诗人以此烘托蜀道的奇险。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扪参历井仰胁息”等句,则是通过大胆夸张来刻画蜀道的高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更是采取神话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难怪唐人殷蟠读了这首诗后赞叹道:“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其三,丰富的想象。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可以用“纵逸”来形容。诗中想象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空间辽阔深远,无所不及,忽而白昼,忽而月夜,忽而深谷,忽而高山……诗人驰骋神思,将蜀道山川间的黄鹤之飞、六龙回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超乎寻常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淋漓尽致地呈现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阴森幽邃的氛围,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