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飞雪百科网 64 0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是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有关史实。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曹刿论战》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第1张

《曹刿论战》原文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论战》阅读及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也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2.(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 (3)击鼓进军 (4)第二次

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4.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 双方交战的过程

5.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曹刿论战》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3、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4、必以(信)

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

5、(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7、(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8、(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9、必以(情)

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

10、(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11、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安)

古义:养

今义:安稳)

13、弗敢(专)也

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14、神弗(福)也

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15、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

今义:砍

16、(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二、一词多义?

1、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故逐之)

2、从:听?(民弗从)?跟随?(战则请从)?

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

4、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

5、请:请求?(曹刿请见)?请允许我(战则请从)

6、之:助词,的?(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

7、安:养?(衣食所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8、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三、通假字?

1、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份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名词作状语,下车

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失败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语气。?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倒装句?

1、宾语前置:?何以战?

2、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省略句?

1、省略主语:对曰:“小信未孚,民弗从也。”(省略了主语“曹刿”。)

2、省略宾语:必以分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

3、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课文中鲁庄公形象分析

《曹刿论战》一文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文言文经典作品之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222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者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确,在国家面临外强侵犯之时,作为一介草民的曹刿敢于挺身而出,拯救了国家,拯救了人民,此行此举可歌可泣。也正缘于此,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直到今天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掩卷而思,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文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那就是淡化了主要人物背后的次要人物──鲁庄公。

按传统的分析和习惯的概括,《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是个起到对比、衬托作用的形象,他的特点是鄙和未能远谋。正是这样的特点,一直以来鲁庄公成为了愚昧、无能的代名词。

然而,分析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用平面镜来反射,因为平面镜的反射原理,让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人物形象其中的一面。我们要学会用多棱镜折射的原理来观察历史人物的形象,还原历史,要让人物回到当时当地的环境之中。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客观地来评价历史人物了。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1、放下尊严,虚心纳谏:

《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百姓而拒绝接见。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以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鲁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鲁庄公能放下尊严,虚心纳谏,最终使得鲁国奠定了取胜的基础: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

2、尽职尽责,知人善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当然懂得江山社稷靠的是老百姓,所以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忘体恤民情,为老百姓做实事。君有爱民之心,民则有拥君之举。面对外强的入侵,鲁国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定会全民皆兵,那么再强大的敌人也只能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看看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宽容与支持,曹刿无论怎样有才有志,也得不到施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

3、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回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曰: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实在让鲁庄公不解。是不懂装懂,与民同庆呢,还是不耻下问,弄个水落石出呢?聪明的鲁庄公选择了后者。曹刿一番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鲁庄公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战争真是太深奥了。退一步想,鲁国已经取得了胜利,鲁庄公有这个必要去追问取胜的原因吗?大可不必。又有谁去询问鲁庄公知不知道鲁国取胜的原因?谁也不敢。但鲁庄公认真求实,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通过曹刿的分析,鲁庄公无疑获益匪浅。假使他日又有敌人侵犯,那么曹刿的这些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吗?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鲁庄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实践之中完善自我。

长勺之战早已过去。每当人们谈及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每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曹刿时,每当人们以鄙和未能远谋来武断地评判鲁庄公时,我总想为一代明君鸣不平。学会用多棱镜看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让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鲁庄公非鄙非未能远谋。相反,统帅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鲁庄公才是真正的缔造者。

《曹刿论战》写作特点

1、中心突出,详略得当。

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如第一段写曹刿谒见庄公,进见的细节一概省略了,劈头就问“何以战”;第二段对战场的复杂情况及“未可”、“可矣”的理由均略而不写,留待后面补叙,就更能突出“论战”的见解;第三段只用“公问其故”代替了鲁庄公一系列问话。但文章对战前战后反映曹刿战略见解的谈话,则详加叙述,因为战前是分析有无克敌制胜的条件,战后是总结以弱胜强的原因,这些都是围绕主题写的,全文自始至终突出了“论”字,使人对长勺之战的胜败得失的原因一目了然。

2、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就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第一段写战前准备,第二段写战时经过,第三段写战后总结,事态发展清晰,文章脉络分明。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也非常自然,第一段的结尾“战则请从”与第二段的“公与之乘”衔接,第二段的结尾“遂逐齐师”与第三段的“既克”衔接,三个段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此外,文章前后的照应也十分紧密。以第二段与第三段为例,“三而竭”与上段“齐人三鼓”相照应;“吾视其辙乱”与“下视其辙”相照应;“望其旗靡”与“登轼而望之”相照应;“故克之”与“齐师败绩”相照应;“故逐之”与“遂逐齐师”相照应。第二段只写“其然”,第三段补写“所以然”,一记一议、一实一虚,前后照应,相辅相成。

3、用对话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

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而有远谋的人物。在交代战前准备时,详细地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揭示出鲁庄公昏庸无知,曹刿深谋远虑。写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了曹刿两次说的“未可”、“可矣”的简单话语,但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引出曹刿对战争的一大段议论,表现出曹刿的可贵的军事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