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考上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全省排名在多少位次?以下为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提供的: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2024年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一、2024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依据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在湖北的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1、2024年湖北考生(物理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301分左右才能上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或者位次排在197060名左右被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2、2024年湖北考生(历史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261分左右才能上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或者位次排在123433名左右被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附1:【物理类】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2022-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物理类) | 专科批 | 301 / 197060 | 200 |
2022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物理类) | 专科批 | 200 / 201846 | 200 |
附2:【历史类】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2022-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历史类) | 专科批 | 261 / 123433 | 200 |
2022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历史类) | 专科批 | 200 / 129138 | 200 |
注:每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招生计划有所变化,以上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2024年湖北高考实际要多少分才能进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待录取结束后,以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核准备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举办的广西唯一一所自然资源类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有“广西第二大学城”之称,首府南宁“后花园”之美誉的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
学院环境优雅,人文氛围浓郁,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学院占地面积1095.8亩,校舍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总投资10.81亿元,可容纳在校生10000余人。学院建有全塑胶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及室内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健身房等运动场所,4-6人/间的庭院式学生宿舍配备电梯、空调、热水和网络等生活设施。目前,学院购置了充分满足教学实习、实训需要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智慧校园,为全校所有的实验实训室、网络多媒体教室,提供了广大师生喜爱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先进教育教学环境条件。
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度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有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8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有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打通横向交叉链和纵向创新链,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70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发动机叶片、无人系统、增材制造、紧缩场、电磁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科研成果。全面深化与航空、航天、发动机、船舶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的战略合作。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