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考上兰州财经大学?全省排名在多少位次?以下为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提供的:兰州财经大学历年在山西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2024年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一、2024年山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兰州财经大学
依据兰州财经大学2023年在山西的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1、2024年山西考生(理科)高考分数预估要得423-437分左右才能上兰州财经大学,或者位次排在76497-67346名左右被兰州财经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2、2024年山西考生(文科)高考分数预估要得450-464分左右才能上兰州财经大学,或者位次排在16033-12587名左右被兰州财经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附1:【理科】兰州财经大学在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37 / 67346 | 396 |
2023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423 / 76497 | 396 |
2022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59 / 61082 | 417 |
2022 | 兰州财经大学(中美实验班) | 山西(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451 / 67041 | 417 |
2021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7 / 56491 | 410 |
2021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459 / 61658 | 410 |
附2:【文科】兰州财经大学在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4 / 12587 | 418 |
2023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450 / 16033 | 418 |
2022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76 / 17118 | 450 |
2022 | 兰州财经大学(中美实验班) | 山西(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485 / 14334 | 450 |
2021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532 / 8112 | 458 |
2021 | 兰州财经大学 | 山西(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500 / 15161 | 458 |
注:每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招生计划有所变化,以上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2024年山西高考实际要多少分才能进兰州财经大学,待录取结束后,以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兰州财经大学简介
兰州财经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商科院校,是黄河流域上游唯一一所具有本、硕、博人才培养能力的财经大学。学校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甘肃省职工财经学院并入兰州商学院;2002年,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4年,甘肃省计划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学校紧密围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倡议和甘肃省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的部署,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以政府决策咨询、现代商贸流通、文化产业发展、地方法制建设为主的特色研究方向和融入发展、智力支撑、协同创新的服务路径,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3项,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四年居甘肃高校第四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15篇,出版专著、著作教材12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0项,其中获得首届国家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9项。依托重点科研创新团队和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与省直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与省商务厅、省科技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敦煌市人民政府、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或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服务社会成果获得省委省政府